2024年12月9日 星期一
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
勞動力發展署公務員之死,凸顯政府資訊人力配置之扭曲
勞動力發展署公務員之死,凸顯政府資訊人力配置之扭曲
陳泉錫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兼任副教授 113.11.20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一名吳姓資訊職系公務員日前在辦公室內輕生。
勞動部調查報告指出吳員長期超時工作,在死亡前十天多為清晨5時許到班,晚間7、8點下班,工作量顯不合理(source:113/11/20聯合報A3版),年輕的生命因責任心重在過度的工作負荷及壓力下而走向輕生,令人十分揪心!
媒體報導這事件聚焦在職場霸凌、主管欺壓,但以筆者多年在政府資訊部門服務的觀察,我們看到事件背後更為嚴重的體制面問題,這個事件除了勞動部,人事行政總處、數位發展部於有責任。
政府於民國八十七年四月頒布:“行政院所屬各機關資訊業務委外作業實施辦法”自此全面推動資訊委外政策,緊縮政府機關之資訊單位與資訊人力配置。強力政策推動下使政府資訊人員,逐漸由技術人員轉變成資訊採購行政人員,失去對資訊系統的主控能力與自信,形成政府嚴重的資安風險。我國政府部門資訊人力比(資訊員額/機關總員額)在委外政策下目前僅剩約1.5%,但引領委外風潮的美國,其聯邦資訊人力比則仍維持在4%,凸顯我國政府部門資訊人力配置不合理。而人力正是政府資安韌性的根本。
現今政府各項施政皆高度仰仗自動化,資訊部門在機關內角色至為關鍵。但政府在民國100年組織再造的法規制度中,卻定位資訊部門為機關之幕僚單位,且規定三四級機關(即署,局、處層級)原則不設置資訊單位,而人事、主計、政風等幕僚單位反可設置。以資訊部門目前在機關內角色之吃重,此一規定明顯違背常理。本次事件所在的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在組織編制表中設有人事室4人、主計室5人、政風室2人,但承擔系統規劃、維運、機關資安管理、維護等重要工作事項的資訊人員卻僅核配1人(且無資訊室之編制),顯不合理。
當然每個部會、每個部門主觀上多會主張自己機關人力不足而要求增加。但人事主管部門應以客觀事實為衡量依據:依銓敘部112年年報資料顯示,我國人事行政職系員額總計9808人,資訊處理職系人數計3790人,人事行政人力約為資訊處理人力的2.6倍,反觀美國聯邦政府(2014年資料)人力配置:人事部門人力27,879 人,
資訊部門82,438人。資訊部門人力反為人事部門的3倍,反差極大,凸顯我國政府對資訊人力配置的輕忽。已輕生之吳姓資訊人員應屬此一體制缺失下的受害者之一。
蔡前總統曾宣示:資安即國安,這理念我們完全認同。但當面對人力及經費資源分配時,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從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編制表的人員配置就可印證。資訊人力不足所產生之問題,不只是工作過勞,更嚴肅的問題是政府整體資安風險的挑戰。目前絕大多數政府部門資訊人員以辦理資訊委外之採購行政作業以及配合主管機關要求推動機關資安防護為主。政府資訊人員大多數不具備系統分析及程式撰寫能力,自然也沒查核廠商交付系統是否足夠安全的技術能力,這對於政府機關資安風險影響至大。而造成這現象的原因不是資訊人員不想寫程式,而是目前配置的資訊人力僅能辦理採購及驗收等行政工作。資訊人員之逝,期能喚醒決策階層之對於這體制面問題的注意與重視。儘早進行合理人力配置的規劃,並在數位發展部下,比照司法官學院或矯正人員訓練所,設置專責的訓練機關,從高考人員分發前就給予至少半年之職前訓練,使其具備安全程式撰寫及技術查驗能力,在分發後即能直接投入工作,大幅提升政府部門資安韌性。
精選文章
從客觀事實為公務人員年金說幾句公道話
年金改革改變的不只是公務員的退休報償,而是公務機關未來的攬才與留才機制,是動搖國本的改變,實令人憂心! 容我在這裡講幾句公道話 ! 政大資管博士 陳泉錫 原由勞退基金不足所引發的政治風暴,其結果是勞工朋友所冀期的國家保證償付,執政黨已然應允,反倒是原本在風暴...
-
2014.7.7 陳泉錫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4000068-260202?chdtv 本年六月十七日媒體再次報導王姓男子在妻子申請保護令後,當著孩子面前殺妻致命危,筆者心中感慨無限!家暴...
-
――――――――――――――――― 有種祝福,令人心痛, 但是,卻不得不放手。 再多話語,已成最遙遠的距離。 敬愛的父親,謹以此文永遠 懷念您 。 ―――――――――――――――――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月九日 陳泉錫 我的父親陳熊吉先生,是一個平凡的勞工,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
-
―――――――――――――――――――――――――――――――――――――― 仗義俠人為全民發聲啦! 瞭解法律資訊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懂法律不分貧富。 @建立全國法規資料庫,讓法規搜尋變得超便利(不懂法律用語 嘛也通 ) @結合創意教案,讓法治觀念融入生活中,...